党的十八大以来,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汽”)始终秉承“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历史使命,以“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为宗旨,不断续写新的辉煌,留下了一连串坚实的足迹。产品遍及30个省(区、市),近400多座电站,占全国国产火电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27个国家和地区。
哈汽聚焦效益,制定实施“三大战役”“三年三步走”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企业运行质量逐步好转。共出产电站汽轮机195台/7113.75万千瓦,实现营业总收入223.34亿元,产品订货417.38亿元。加强成本管控力度,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累计节约资金21亿元,主导机型全部实现盈利,保证了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尤其是2016年,盈利5270万元,经济运行质量逐步好转,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信心,提振了职工士气。
不断加强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五年来,哈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利用两级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等制度,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形势研判能力。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保障。
五年来,哈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更加完善。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党建考核体系,党内组织生活得到加强和规范。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修订党建工作制度76项,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党组织发挥作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和责任追究制,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切实加强。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加强党员日常教育与管理,持续开展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牢牢把握思想意识形态主动权,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任务教育,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加大内外宣传力度,通过开展“擦亮哈汽品牌”系列活动、“感动哈汽”和“十大功勋”人物评选,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开展的“支部牵头项目”“劳动竞赛”系列活动,有效助推了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五年来,针对重点、难点工作,共确立支部牵头项目305项,其中党委牵头项目6项、联合支部牵头项目31项、支部牵头项目187项,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81项。支部牵头项目的圆满完成有效突破了瓶颈问题,解决了生产经营的关键问题。此外,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保密工作方针,不断完善保密工作体系。在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中广泛开展“爱哈汽,献良策,做贡献”竞赛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助推公司发展。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科学布局,发挥优势
“十二五”期间,哈汽主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传统的以常规火电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逐步转化为常规火电、核电、燃机、重点工程和新能源产业多头并举、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多元化发展的产业布局已经初步形成。五年来,哈汽深化改革,企业发展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
加快推进去产能,实施了铸造业务停产、热处理业务减产,退出了低端焊接业务。
加快推进补短板,实施了重点工程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核电汽轮机核心能力建设等技改工作,总投资9.94亿元。
加快推进机构调整,减少内部接口,缩短管理链条,职能部门由41个减少为30个,使组织机构设置更加合理,管理流程更加顺畅。今年2月份以来,对组织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尤其是对生产单位的划分与职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将冷作分厂、核电设备分厂、下料车间整合为冷作分厂,实现了焊接业务的统一管理;将工具处和锻热车间整合为金工分厂,为公司打造中小件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将原二分厂三个跨的设备迁出,安装了大批数控设备,提高了叶片的五轴加工能力,并将叶片成套管理职能划归叶片分厂;将民品总装业务划归重装分厂,实现总装队伍专业化;将主汽阀、小件部套装配业务划归主机分厂,实现从小部件装配到阀门整体装配一条龙,减少转运环节。基本形成军民分线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职能定位清晰的六大分厂,提升了公司的核心制造能力。
持续推进“减员瘦身”工作,累计减员1800余人,公司目前用工总量为5300余人,较2012年初降低25.4%。
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全员绩效考核,对分厂实行工资总额承包制,根据职工对企业贡献调整薪酬分配,逐步趋于合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156人才工程”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了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大国工匠”队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十三五”以来,哈汽志存高远,瞄准“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为己任,全面向“打造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动力航母”的宏大愿景挺进。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突破瓶颈,行业领跑
五年来,哈汽持续加大设计研发力度,包括多级小焓降反动式叶片技术、整体铸铁内缸技术,蜗壳进汽技术、先进汽封及精准制造技术在内的多项标志性核心技术已经得到了实际验证,并被市场认可。其中“N+1”轴系设计技术可缩短机组的轴向长度,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少轴承耗功,提高机组效率,降低基础建设投资。在充分论证后,已在保定新型350MW项目、二次再热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上得到应用。
火电机组方面,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百万超超临界汽轮机,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1000MW等级优化型高效超超临界汽轮机(九江、罗源湾项目)、新型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江西丰城项目);660MW等级高效超超临界湿冷机组(魏桥邹平、锦州、庐江等)、高效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国华宁东、准东、西上庄等);350MW等级全新三缸两排汽超临界汽轮机(深能源保定项目)、全新两缸两排汽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榆林项目)、全新两缸两排汽超临界湿冷汽轮机(绥化项目)。
核电机组方面,以三门、海阳等项目为依托,完成了三代核电常规岛国产化工作,并完成了CAP1400、VVER-1000、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的开发工作。
燃机方面,完成了国内首台30MW级天然气管线燃气轮机样机制造,突破了燃烧室、高温冷却叶片、钛合金转子等多项关键研制技术,具备了中型燃机的生产研制能力。对150MW—1000MW全部机组进行了优化升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绥中、七台河、伊春等项目上得到成功验证,机组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完成了《汽轮机金属材料应用手册》的编制,该手册是国内汽轮机材料数据最齐全的书籍。
加大工艺研发力度,研究应用了以TCCS为核心的精细化总装工艺技术;开创了自带冠电子束焊接式隔板免切割膨胀槽技术;实现了高压模块整体发货的设计理念,掌握了红套式内缸挠度测量、动静中心控制、内缸与转子整体红套、支撑转换等关键技术;叶片全部实现五轴设备精加工;通过数控激光铣削加工的技术的研究,完成了轴承壳体密封动环的高精度及高效加工,突破了0.0165-0.021mm深度槽加工的技术瓶颈。
电厂改造方面,研发了一系列可移动的现场加工设备,如绥中改造中低压缸镗缸机、七台河改造中高压缸镗孔机、乌沙山改造中转子对轮镗孔机,并通过配备坡口机、端面镗、平面铣等便携式设备,目前已形成了电厂条件下大型机组的改造能力,并科学制定了电厂设备改造工艺流程。工艺创新促进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提高了公司机组改造水平。
五年来,共申请专利891项,被授权使用专利734项,其中发明专利165项,进一步彰显了哈汽的技术实力。
内强管理外拓市场,提升形象,打造品牌
五年来,哈汽内外兼修。通过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加强执行力建设,全面开展“三反”工作,从严治企收效明显。不断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合同履约率提高到92%,合同兑现情况明显好转。制造出二号船主动力装置、国产首台西气东输管线增压驱动燃气轮机、世界首台AP1000核电汽轮机组,成功改造世界轴系最长的俄制800MW机组,体现了企业雄厚底蕴。哈汽党委积极落实质量问题党政同责,狠抓质量管理,开展了“火烧”质量系列活动,以诚信为基础的质量文化逐步形成,质量形势有所好转。坚持以“用户成功、用户满意”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共收到电厂感谢信120余封、锦旗20余面,用户满意度稳步提升。
面对市场断崖式下滑的严峻挑战,公司市场开发逆势求进,市场中标率约为30%,国内市场上先后签订了丰城、清远两个项目,取得了二次再热百万超超临界机组的出生证;国际市场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取得了印度纳佳、俄罗斯捷宁斯卡娅等项目。印度纳佳项目为中技—天津电建联合中标的2×660MW准超超临界燃煤电站BTG供货与服务项目,是目前国内出口项目中投运容量最大、技术参数等级最高的燃煤发电机组。哈汽公司产品在质量、性能、调试启动运行中赢得了业主、总包方和各参建单位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哈汽公司机组在印度市场的形象。2017年6月20日,俄罗斯捷宁斯卡娅热电项目顺利投产,该项目是备受中俄两国领导人关注的重大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在俄最大的能源类投资项目。此外哈汽公司在军工市场、服务市场也增幅明显。
今天的哈汽,正处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正走在二次创业新长征的路上,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贡献新力量、实现新发展,共同开启哈汽振兴发展新征程。
|